欢迎访问 文化法制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文化服务 > 正文

省教育厅开展“重走西迁之路、感悟求是精神、共创美的教育”专题研修活动

时间:2024-09-28 作者:佚名 来源:贵州省教育厅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和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厚植教育情怀,着力培养一支政治忠诚、理想坚定、作风务实的高素质干部队伍,9月23日至9月24日,省教育厅组织处级干部前往湄潭县开展重走文军长征路专题研修活动,追寻老一辈教育家足迹,感悟老一辈教育家肩负教育救国历史使命、不畏艰险救亡图存的家国情怀。进一步坚定信心,推动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邹联克作辅导报告。

  

  邹联克指出,这次活动有三个特点:一是规模大。省教育厅将近70名处级领导干部集中到一个县学习研修培训,在教育厅干部培训中不多见;二是课程丰富。这次时间虽然只有一天半,但是研修内容涵盖了徒步、现场教学、唱红歌、专题辅导、研讨交流等内容,内涵丰富精彩;三是成效明显。通过重走浙大“文军长征”西迁路,让教育工作者深刻感悟求是精神,厚植教育情怀,把这种精神和力量带到今后工作中,推动贵州教育高质量发展。这次研修培训全厅处级领导干部主要着力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教育的初心使命;二是教育的理念观念;三是教育的执着坚守。

  

  邹联克强调,重走西迁之路,我们深感路虽艰远、力行必达的坚定意志。浙大的西迁史,不仅是一场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更是一代教育人始终坚守教育救国使命,把家国情怀、教育使命以及学术追求三者紧密结合的生动体现,浓墨重彩留下办学治校“求是”“求实”的精神谱系。正是这份矢志不渝的坚守以及精神追求,才得以能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培养出一批批杰出人才,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孕育希望的种子。

  

  我们要秉持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的干事信条,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忘我投入、宁静致远。

  

  邹联克强调,感悟西迁精神,我们的教育理念观点要进一步转变与更新,解决教育思想、信念、情怀的问题。要为学以勤,不断加强学习,打牢知识之底,不断充实、拓展自我,让自己保持精神丰盈、视野开阔、提升能力。要为事以恒,作“为事”的示范,持之以恒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感染身边人。要为人以真,拥有独立的思考,把握好情感的深度、方法的适度,用心去办教育,用情去感动学生。

  

  邹联克要求,传承西迁文脉,我们要深思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求是精神。要通过本次研修活动,时刻追寻老一辈学界泰斗的足迹,深刻思考“教育强国,贵州何为”?以人为镜审视自我、磨练自我、提升自我,做到“五个必须”。一是必须与时俱进,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和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领会精神实质、把握内涵要义,确保工作方向不出现偏差;二是必须履职尽责,对自己负责或分管领域工作的短板在哪里、优势在哪里、潜力在哪里、发力点在哪里,要了如指掌、洞若观火;三是必须担当作为,激发担当尽责、勇挑重担的精气神,切实担负起该承担的责任,摒弃一切明哲保身、敷衍塞责、懒政怠政等消极行为;四是必须善作善成,养成“求是”“求”实的习惯,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不做表面文章,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五是必须清正廉洁,知敬畏存戒惧,时时处处严于律己为政清廉。

  

  研修期间,参训人员到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永兴镇浙大学生旧址、浙大教授楼等参观学习,在永兴办学旧址浙江大学西迁二代、浙江大学退休教授陈天来为参训人员讲述了西迁路上,浙大师生跨越山河、头顶烈日、风餐露宿,流离播迁不废学业,身陷危难不忘救国的故事。参训人员还实地考察了湄潭县浙大小学、求是高级中学、湄潭县中等职业学校及实践教育基地。

  参训人员纷纷表示,感谢厅党组良苦用心、严密组织、精心安排,感触良多、收获颇丰,下一步将按照厅党组的工作安排,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国家教育部关于教育的决策部署,弘扬浙大西迁精神,汲取经验智慧,坚持人性之美、自然之美、宁静之美,努力办好美的教育,为贵州教育的新征程谱写新篇章。

  

  厅机关及厅属事业单位处级领导干部参加研修培训活动。


原文链接:http://jyt.guizhou.gov.cn/xwzx/gzdt/202409/t20240926_8575909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文化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万事通达文化传播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